成长从“穿”开始 ——小三班自理能力培养记
课程起源:
天气渐渐凉了,每天午睡起床,老师就会让孩子们赶紧起床,穿衣服和鞋子,但是最后总是会出现各种状况:有的孩子找不到自己的衣服了、有的孩子把鞋子穿反了、还有的孩子坐在床上一动不动等着老师帮忙、两件一样颜色的衣服分不清谁是主人了。
为了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我们小三班开展了此次活动。
忙碌的午后:
每天幼儿的起床都是一个“战场”,有的幼儿坐着不动等着老师来穿,有的幼儿喊老师翻衣服,有的幼儿穿错了衣服,有的幼儿鞋子穿反了、穿不上......老师在帮助幼儿的同时,还要不停的观察、提醒鼓励幼儿自己努力穿衣服、穿鞋子,忙忙碌碌就像一个转着停不下来的陀螺。
我们的调查:
为了更好地了解幼儿的自理能力情况,我们做了一次调查。
通过调查发现,我们班大部分幼儿会自己穿鞋,但有不少幼儿总是穿反鞋子。只有小部分幼儿会自己翻衣服、穿衣服,大部分需要老师的帮助,幼儿的自理能力需要培养提高。
那我们一起来解决问题吧!
一、“裤”中作乐
幼儿在脱衣服午睡时,裤子脱下来都是反的,只有个别的幼儿会把裤子翻正放好,绝大多数幼儿起床时拿着裤子不知所措,要么不动,要么喊老师翻裤子,而且一些孩子穿裤子时还分不清前后。老师就在健康活动是为幼儿开展了学习翻裤子的活动,而且在生活区开展相关区域活动,巩固幼儿的翻裤子技能,慢慢的大多幼儿都能自己把裤子翻正了。
老师还总结了一首朗朗上口又好记的穿裤子儿歌帮助幼儿正确穿裤子:小裤子放放好,弯弯的口袋在前面,先进一条腿,再进一条腿,站起来往上拉,小裤子穿好了。每次幼儿起床时老师就边说儿歌边引导帮助幼儿穿裤子,渐渐的他们基本都能自己主动穿好裤子了。
我们还开展了学习叠裤子的活动,幼儿学的认真,尝试积极。跟着儿歌,幼儿很快学会了叠裤子:摆摆齐,翻个身,弯弯腰,叠好啦!
二、缺“衣”不可
班上只有少数幼儿会自己穿衣服,有的幼儿还穿了别人的衣服,我们就此展开了讨论:
师:我们脱下来的衣服应该放在哪里呀?
幼:放在自己的床上,外套放在自己的椅子上。
师:如果不放好会怎么样?
幼:会找不到。
幼:会和别人穿错。
师:为什么有的小朋友衣服会穿错呀?
幼:因为他们的衣服颜色一样,很像。
幼:可能他们不认识自己的衣服。
幼:他们的衣服没放好。
......
我们开展了“叠衣服”的活动,老师让幼儿学说了儿歌:关关门,抱抱臂,弯弯腰,叠好啦。再让幼儿边说儿歌边做叠衣服的动作,让幼儿进行比赛,看谁的衣服叠得快又好。不管幼儿叠的怎么样,老师都给以积极的肯定,和其他幼儿一起鼓掌激励,激发幼儿主动叠好衣服的欲望和荣誉感。还在生活区延伸叠衣服的活动,巩固了幼儿叠衣服的本领。
老师还请会穿衣服的幼儿展示自己的本领,老师的表扬、同伴的掌声让其他的幼儿大声的说出了“老师,我也要试试”“老师,我也会”。“榜样”的力量激励着幼儿学穿衣服。
三、“童”心“鞋”力
正确穿鞋子对于不少小班幼儿来说是有不同程度的困难的。有的是不会穿,有的是穿反了,有的是鞋子“舌头”拉不好,有的鞋子拉链拉不上去等等。这基本都是家长平时“包办”的多幼儿动手少造成的。为此,老师和幼儿进行了相关的讨论。
我们的讨论:为什么会穿错鞋子?穿反鞋子有什么不方便?为什么鞋子穿不好?
讨论完了老师请幼儿跟着儿歌来穿鞋:两只鞋子头碰头,打开鞋扣拉鞋舌,小脚丫抬抬起,把它放进鞋子里。蹬一蹬,提一提,再把鞋扣紧紧系。老师鼓励幼儿边说儿歌边穿鞋,幼儿觉得很有趣,都愿意去尝试,都有了进步!
我们还进行了穿鞋比赛的活动:幼儿将鞋都脱下来随意放到中间,老师一声令下,看谁最先找到自己的鞋并且穿好,幼儿很喜欢这个游戏,他们还会互相检查穿得对不对;我们还进行了配对活动:在一堆鞋中找出一双一样的鞋子放整齐,看谁找得又快又对。这些活动激发了幼儿的荣誉感,也巩固了幼儿的穿鞋技能。
我们的感悟:
孩子就是一张白纸,既是什么都没有又是潜力无限!作为老师(家长)的我们,要相信孩子,相信他们的能力。我们需要做的是引导孩子,创造孩子乐于活动的环境氛围,让孩子乐于探索,主动尝试,一步一步健康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