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咚!永幼健康驿站——儿童龋齿健康知识
乳牙,是我们拥有的第一副牙齿,上下左右共20颗。6岁左右,恒牙开始萌出,11-12岁左右,恒牙全部替换完成,之后便将陪伴我们终身。
乳牙的使命寿命虽不长,但承担了儿童及少年时期主要的咀嚼功能,维护乳牙的健康至关重要。但是现在有些家长对待儿童口腔保健仍有许多疑惑。
乳牙迟早会换还需要治疗吗?
很多家长认为,乳牙迟早要换,不需要花时间、精力和金钱去治疗龋齿,可是这样的观念是错误的。乳牙的龋齿当然需要治疗了,儿童龋齿的危害性,如果乳牙龋齿不治疗的话,会有很多的龋洞,口腔当中的致龋微生物就比别人要多,致病菌就要多,恒牙也容易患龋,这个患龋的乳牙相邻的龋齿也容易患龋。
1.影响恒牙的发育和萌出
儿童在12岁以前主要是靠乳牙进行咀嚼,恒牙是逐渐萌出的。乳牙如果龋齿坏的非常严重的话,可以引起这个乳牙的牙髓炎,根尖炎,再严重可以造成乳牙下面的恒牙胚的发育异常,会危害他一生的口腔健康。
2.影响生长发育
如果乳牙龋齿不治疗,它还会引起疼痛,如果小孩一侧牙疼,肯定就不用这个牙吃东西。用另外一侧,长期可以造成偏侧咀嚼,可以造成面部的发育不对称、消化和吸收功能等问题,从而影响患儿的生长发育,最终引发其他全身的健康问题,所以儿童的龋齿还是要治疗。
3.影响心理健康
乳牙龋坏,牙齿不美观,孩子可能不愿意咧嘴大方地笑了。可能会给儿童带来不必要的心理负担和压力,不利于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
4.重度感染可能危急生命
发生龋齿之后,细菌向深部发展,形成牙髓炎,根尖周炎等。长期龋齿引发的牙源性炎症,还可能引起颅内感染而危及生命。
预防龋齿,需要全家共同努力
1.牙齿清洁很重要
家长要及时提醒幼儿保持口腔卫生,指导幼儿正确刷牙、饭后用温水漱口等。每次刷牙的时间不少于三分钟,并且养成早晚刷牙的好习惯。
除了养成良好的刷牙习惯,使用牙线也非常重要。3岁以后,因为颌骨不断发育,乳牙形态稳定,牙齿之间开始逐渐出现缝隙,牙齿邻面之间普通牙刷刷毛无法深度清洁,是儿童最容易患龋的部位,因此要配合使用儿童牙线辅助清洁。
2.注意饮食,限制甜食的摄入
要保证儿童饮食结构健康,尽量多给幼儿吃粗粮、蔬菜、水果等,不要让孩子过度摄入过甜、过黏及碳酸饮料等高致龋性食物,吃完甜食后提醒幼儿漱口或刷牙。
3.定期口腔检查,进行涂氟或窝沟封闭
建议家长朋友们至少半年带孩子去医院进行一次口腔检查,早期发现口腔问题,早期治疗。
儿童乳牙的外衣——牙釉质与恒牙比起来,矿化程度低,抵抗龋齿的能力较弱,因而乳牙的龋损往往进展很快,迅速形成蛀洞。
3岁左右开始,家长需要带孩子定期进行口腔检查,给牙齿涂上一层“氟保护漆”,给牙齿穿上特殊的“防弹背心”,减少蛀牙的发生,但是就诊前记得要刷干净牙齿。
牙齿上有很多深的窝窝沟沟,容易藏污纳垢,成为细菌的“加工厂”,“窝沟封闭”是用流动性的封闭剂涂布在牙面的窝沟上,使很深的窝沟变成较为平缓的窝沟,这样孩子们就可以轻易地清理牙齿。
乳磨牙在3~4岁,第一恒磨牙(六龄齿)在6~7岁,前磨牙及第二恒磨牙在11~13时最适宜做窝沟封闭。窝沟封闭是目前预防蛀牙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其实儿童对牙齿的保护不仅仅是为了进食食物,也是为了自身的生长和发育。 爱牙护牙,从小做起。愿每一位小朋友都能拥有一口洁白、健康的牙齿!